机械化是减少就业岗位的罪魁祸首吗
2020-10-16 浏览:3438现在无论是在抖音上还是在问答平台知乎上,大部分人持有一个类似的观点——那就是一旦企业机械化生产大规模普及后,工人的就业岗位会急剧减少,造成工人失业数量增加,收入减少,从而导致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消费萎缩,并由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作为自动化装盒机研发者的大江智能觉得要反驳这个观点很简单,我们只需要问这种观点持有人4个问题:
1,所有的能替代人劳作的机械设备,是不是都是由人发明和生产制造的?
2,商品生产进入机械化生产后,商品的价格是会下跌还是上涨?
3,欧美发达国家为何禁止先进的技术出口给发展中国家?
4,工厂采用了机械设备就一定会减少使用工人的数量吗?
其实只要回答了上面4个问题,就会发现这些机械让工人就业岗位减少的观点的是错误的。
上述四个问题的答案如下:
1、工厂购买的替代人劳作的机械设备,都是由人从无到有发明创造出来的,生产这些机械设备的企业,会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链,而在这个产业链上会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
因为一台机械设备,少则由数十个多则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生产出所有的零部件。假设一台机器需要1万个零件,需要1000家企业来生产它,那么大家想想,这1000家企业难道不用请人来制造这些零件吗? 组装、使用、维护、维修这些机械设备,同样需要人,也就是它在隐形中又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即使某些企业大规模采用机械化后减少了雇佣的工人数量,看起来好像就业岗位立马会少了很多,但其实这些岗位是变相的转移到其他领域去了。如果工人想不失业,那就只能学习新的技能,去改变自己适应新的就业岗位。 有些人说难道生产机械设备的企业他们不也会采用机械化吗? 是的,采用机械化肯定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又回到了一个循环上来,也就是就算这些制造机械的企业也采用机械化,那么一定也会再造另外一个产业链,再造新的就业机会。
最有说服力的比如汽车这种机器的发明,它对人类造成的生产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贡献。先不说汽车生产线上所有零部件的工厂需要招聘多少工人,就连销售汽车的厂商,他们也需要聘请很多销售人员,甚至还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石化行业,电池行业,玻璃行业、钢铁行业等等。看不清这种逻辑的人,他们就像那些帮黄包车夫的人诉苦的人一样,说是汽车抢走了黄包车夫的工作。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某个工厂因为工业机械化的缘故裁减了工作岗位,就说机械化是造成就业岗位减少的罪魁祸首。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大规模的机械化背后,带动了全新的产业链的发展,也间接创造出比之前更多的就业机会。
2、商品的生产一旦机械化,它的用工成本立刻大幅度的下降,单位生产效率立刻提升几倍甚至是十几倍。
这样的商品在市场上和同行未采用机械化的产品相比,价格会更便宜。 我们要知道商品的价格是怎么定的: 商品的定价=人工+房租+水电+运输+包装+原材料+时间成本+税费+损耗 机械化能令一件商品在人工、时间成本和损耗上大幅度下降。举个例子,比如机械化前100个工人10个小时工作能组装10000台手机,采用机械化代替一定数量的工人后,10个工人10个小时就能组装10000台手机,那么这家生产手机的公司它的生产成本是不是就减少了?那么它在市场上就更加具有竞争力了,因为它可以通过卖得更便宜来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带动自己更多的销量,反过来促使工厂扩大生产规模。
也就是说,如果工厂依旧还是用100个人,那么采用机械化生产后,它的产能得到了10倍的提升,你说这样的公司会不会淘汰掉那些只采用人工劳作的公司? 所以机械化生产是历史前进的必然,任何阻止机械化的行为都是违反人性和自然进化规律的。
3.为什么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在禁止本国最先进的技术出口到其他国家呢?
原因在于先进的技术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能减少人们的时间成本,还能产生新的就业岗位。 只要别人垄断了技术,那么由这些技术生产的产品的利润就能得到保障。就好比中国在十几年前为了在建设隧道过程中减少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以及安全风险,从德国进口盾构机花了3亿元,现在中国生产出来的盾构机销往了全世界。一台盾构机是由上万个零部件构成,这些零部件的供应链的厂商,他们又可以创造非常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只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不会像某些杞人忧天的人想的那样——机械化会造成社会就业岗位急剧减少。 现在我们国家同样也开始限制国内的一些技术转让出国门。这是为了保护国民的就业机会不会被其他国家的人抢去。
4.工厂采用了机械设备就一定会减少使用工人的数量吗?
答案是,采用了机械设备替代人工生产的工厂,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在不减少工人数量的前提下他们的劳动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更能抢占市场从而需要更多工人进行扩大规模化生产。这时候工厂减少的是具体的一些可重复性的简单劳作的岗位,而还有许多需要人工的岗位或者有很多岗位可以优化配置,让工人在相同的时间内减轻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 虽然有些岗位确实是机器替代了工人,但是工人是可以通过再学习培训重新获取新的就业技能获得新的就业岗位。
总而言之,一个健康的社会,是保持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的。机械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中国要想变成欧美那样的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方面的机械化生产是一定会普及的。 顺便说一下,像知乎、微信这样的发明创造,无形中创造了数百万的新的自媒体作者,这些都是有发明创造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所以与其我们把眼光放在担忧机械化抢走人的就业岗位上,不如多想想我们未来新的发明创造会带来哪些新的就业岗位。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见,以便更好的交流碰撞出新的火花。
我们是广州大江智能机械(http://www.gzdjzn.com)——专业的食品、药品、化妆品、日用品包装自动化装盒机研发者。